原标题:盘龙法院化解金融纠纷实现“双提升”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依托盘龙区银行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,汇聚行业解纷资源,着力打造金融纠纷诉源治理、诉前调解、速裁快审快执高效、便捷、低成本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“全链条”,形成金融案件“简案”行业调解、法院专业调解、调裁无缝衔接的“漏斗式”解纷工作法。
今年上半年,盘龙法院通过“总对总”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受理金融纠纷9569件,成功化解7846件,分别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720%、760%,实现调解纠纷数量和质效双提升,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取得明显成效。
“首层”建立多元解纷平台 实现简案业内化解
为实现金融纠纷快速化解,提升解纷质效,盘龙法院近年来先后打造3大解纷平台,形成便捷调解的“漏斗”开口。
自2015年12月起,逐步在辖区银行、保险公司设立23个诉调对接调解室,并签订廉政责任书、保密责任书,建立调解工作会议、通报制度,实现金融纠纷调解的快捷化、专业化、常态化。
调解员依托平台开展批量案件要素信息录入、号码状态一键筛选、自动队列拨号、阶段调解成果生成,完成智能化识别、笔录制作生成、案件立档、案例统计及智能化分析等全流程工作,探索形成“互联网+”调解模式,提升解纷智能化水平。
今年上半年,调解室通过“智能云呼”平台完成3454件纠纷调解工作,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。
此外,盘龙法院整合信息化资源,调配精干力量,建设全域“总对总”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系统,实现法院与纠纷发生地互联互通,为当事人提供菜单式、靠前式、集约式、一站式服务,促进司法机关、行业协会解纷资源共享共用,形成群众说事、行业说理、法官说法的良性互动。
“中层”建强专业调解队伍 推动解纷关口前移
该院创新建立“一站双核多调前置”工作机制,以“调解程序前置”为主线、“一站式”优质诉讼服务作护航,由诉前调解法官团队及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“双核”驱动,分别负责保险纠纷、银行纠纷诉调对接,引入人民调解、公证调解、律师调解等第三方组织及人员进驻调解室,引导鼓励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,提高多元解纷质效。
盘龙法院会同云南省银行业协会、省保险行业协会不定期对入驻调解员进行体系化培训,强化调解员法律法规、专业知识、调解技能、线上解纷等工作能力,有效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。
分类型编撰金融纠纷案例集,分放至驻院调解室及行业调解室宣传区,供调解员与当事人翻阅学习,通过示例效果引导群众有效调解纠纷1300余起。开展1000余次案例指导,明确裁决规则,对潜在金融纠纷起到指引作用,实现确认调解协议有效308件、诉前结清撤诉837件。
“底层”健全调裁执衔接机制 确保难案闭环化解
针对经行业解纷机制和院内专业团队难以调解的复杂案件,创新建立三种调裁模式,有效实现案件审结,扎牢调裁“漏斗”出口。对调解不成功案件可实现案件信息与金融机构“点对点”对接、无纸化立案、一键收案分案、“秒”生成海量文书,实现快审快结,以判促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院还开通调解组织与专审团队无缝衔接渠道。立案后判决前,当事人表示愿意调解的案件,可流转回调解组织,由调解组织制作调解协议,专审团队出具调解书,既实现当事人“一次性”办结诉求,也可最大程度利用调解组织力量化解矛盾纠纷,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的解纷需求。
同时,充分发挥诉前保全“以保促调、以调解纷”作用,从诉源治理阶段引入执源治理措施,优化调执衔接,对司法确认案件执行局开通执行绿色通道予以快立快执。
本报记者 李艳 通讯员 王娟
标签: